第一章:青铜镜里的时尚总监
巴黎时装周的后台,苏绾最后一次调整着"秦韵"系列的压轴礼服。绣着流云纹的真丝裙摆下,隐藏着3D打印的青铜色骨骼支架,当模特走过激光隧道时,裙摆会折射出兵马俑坑的千年光影。突然,展台上作为灵感来源的战国青铜镜迸出蓝光,镜面上的蟠螭纹如活物般游动,将她吞噬。
再次睁眼时,苏绾发现自己躺在颠簸的木车上。鼻尖萦绕着艾草与桐油的混合气味,车窗外是尘土飞扬的秦驰道,路边的黔首们穿着浆洗得发白的粗麻短打,目光麻木地望着这支插着"少府"旗号的车队。
"阿绾姑娘,您可算醒了。"同车的老妪递过干裂的陶碗,"这是去咸阳宫的贡车,您可是被选中为陛下缝制冕服的楚地绣娘?"
苏绾接过碗,冰凉的触感让她打了个寒颤。脑海中涌入原主记忆:此身名为"阿绾",是会稽郡罪臣之女,因擅长刺绣被没入少府织室,三日前在染坊被苛吏殴打,高烧不退。而她身上的襦裙,正是原主用破损的官布拼凑而成,针脚粗糙得像孩童涂鸦。
"陛下的冕服...是什么样子?"苏绾下意识地问,手指摩挲着衣料上的经纬——这明显是未经脱胶的生丝,触感粗糙得像麻布。
老妪惊恐地捂住她的嘴:"姑娘慎言!陛下的十二章纹冕服乃国之重器,岂容我们贱民置喙?不过听说...上一任织室令因冕服纹样出错,被活活杖毙了..."
车队驶入咸阳城门时,苏绾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:夯土筑成的城墙高达三丈,女墙上镶嵌着雕刻精美的空心砖,却在转角处露出修补过的粗糙痕迹。更让她心惊的是,街道两侧的民居屋顶,竟有半数用茅草覆盖,与史书中"收天下之铜"的强盛景象大相径庭。
突然,前方传来马蹄声。一队甲士簇拥着一辆青铜軿车疾驰而过,车帘掀开的瞬间,苏绾看到一位身着玄色深衣的少年,腰间玉带钩上雕刻着罕见的立体蟠螭纹,正是她在青铜镜上见过的图案。少年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,回头望来,眼神锐利如鹰。
"那是...公子扶苏?"苏绾喃喃自语,原主记忆中并无此人,但作为研究秦汉史的设计师,她绝不会认错那标志性的玉具剑。
"姑娘莫要乱认!"老妪吓得脸色惨白,"那是中车府令赵高的义子赵成,最是心狠手辣!"
车队在少府织室外停下。苏绾被推入一间阴暗的工房,里面十几个绣娘正趴在绷架上刺绣,手指磨得血肉模糊。管事嬷嬷拿着藤条巡视,看到苏绾,冷笑一声:"新来的?正好,陛下的冬服缺一副'日月星辰'纹的蔽膝,三日之内绣不出来,就去喂狼狗吧。"
苏绾看着管事手中的样图,上面的日月纹竟用呆板的直线勾勒,星辰更是简单的圆点排列。她想起现代博物馆里见过的秦代刺绣,那细腻的辫绣和富有动感的云气纹,何时变得如此粗劣?
"嬷嬷,"苏绾深吸一口气,"这种绣法有误。日月星辰当以'晕针'表现光影,星辰需用'打籽绣'突出立体感,否则...配不上陛下的威仪。"
管事嬷嬷愣住了,随即勃然大怒:"你一个罪婢,也敢质疑少府的规制?来人,给我打!"
藤条呼啸着落下,苏绾本能地抬手格挡。就在这时,工房的门被推开,那位在路上见过的少年赵成走了进来,手中把玩着一枚青铜带钩:"嬷嬷,且慢。让她试试。"
苏绾抬起头,看到赵成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。她知道,这是一场豪赌,赢了或许能活下去,输了便是万劫不复。她接过绣针,指尖触到冰凉的青铜针鼻,突然想起穿越前那面青铜镜的触感——或许,这就是她在这个时代的唯一筹码。
第二章:织室惊变与玄鸟纹章
少府织室的夜灯映着苏绾的侧脸。她将现代刺绣中的"乱针绣"与秦代的"锁绣"结合,用不同粗细的丝线表现日月的光影,又以西域传入的"打籽绣"技法,将星辰绣成微微凸起的颗粒。当第一缕晨光射入工房时,那副蔽膝上的"日月星辰"竟仿佛在丝帛上流转生辉。
"这...这是何种绣法?"管事嬷嬷拿起蔽膝,手指颤抖,"纹样灵动如活物,却又不失庄重...".
赵成接过蔽膝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将其收入锦盒:"跟我来。"
苏绾被带到少府令的官署。堂上坐着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,正是中车府令赵高。他拿起蔽膝,对着光细看,突然笑道:"好个'晕针',好个'打籽绣'!你叫什么名字?"
"罪婢阿绾。"
"阿绾?"赵高放下蔽膝,手指轻叩案几,"听说你还懂纹样规制?可知陛下冕服上的'十二章纹',为何独缺'华虫'?"
苏绾心中一凛。华虫即雉鸡,象征文采,是冕服十二章之一。她想起史料记载,秦始皇认为"六"为吉数,冕服纹样可能被刻意简化。但她不能直说,只能躬身道:"回大人,罪婢以为,华虫乃文采之象,陛下扫六合、书同文,正需此纹彰显文治。"
赵高眼中闪过一丝锐利:"哦?那你可知如何绣制华虫,才能合陛下心意?"
"罪婢斗胆,"苏绾抬起头,"华虫当以玄鸟为形,取其'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'之意,既合秦之水德,又显陛下受命于天。"她结合现代设计理念,将传统的雉鸡纹样抽象为展翅的玄鸟,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。
赵高盯着她看了良久,突然拍手道:"好!就命你为织室女史,专司陛下服饰纹样。若能让陛下满意,本令便奏请陛下,免你罪籍。"
苏绾心中狂喜,面上却依旧恭敬:"谢大人恩典。"她知道,这只是第一步。赵高此人阴险狡诈,绝非善类,留她性命,必有更深的图谋。
成为织室女史后,苏绾获得了有限的自由。她利用职务之便,查看少府的织锦记录,发现秦代织机虽已出现提花装置,但纹样设计僵化,色彩搭配单调。更让她震惊的是,用于染色的茜草和蓝草因种植不当,颜料产量极低,连贵族服饰也多用原色麻布。
"这样下去,如何体现帝国威仪?"苏绾喃喃自语。她想起现代植物染的知识,命织室的工匠尝试用明矾作为媒染剂,又改进了染缸的温度控制。当第一匹用新方法染出的"绛色"丝绸出现在赵高面前时,这位见惯了宫廷珍宝的中车府令也不禁动容。
"这颜色...比以往的绛色更鲜亮,且不易褪色!"赵高捻起丝绸,"阿绾,你还有多少本事?"
苏绾知道,时机来了:"大人,罪婢还懂'错金绣'之法,可用金线在丝绸上绣出青铜器的饕餮纹,更显华贵。"她拿出用细金箔捻成的金线,当场演示。
就在这时,官署外传来喧哗。苏绾透过窗棂,看到一位身着白色深衣的青年被侍卫簇拥着走过,腰间佩戴着一枚雕刻精美的玉具剑。
"那是...公子扶苏?"苏绾失声问道。
赵高脸色微变,随即恢复如常:"正是。扶苏公子刚从上郡回来,陛下命他暂管少府营造。"
苏绾心中一动。扶苏素有贤名,若能得到他的支持,或许能实现更多设计构想。她看向赵高,只见他正盯着自己手中的金线,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。她知道,一场围绕着服饰纹样和权力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而她手中的绣针,将是她在这个时代披荆斩棘的武器。
第三章:咸阳宫阙的色彩革命
咸阳宫的章台殿内,秦始皇嬴政抚摸着苏绾绣制的玄鸟纹蔽膝,龙目微阖。殿内烛火摇曳,映得他黑色的冕旒轻轻晃动。
"此鸟...有凤之姿,却无凤之骄,"嬴政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,"阿绾,你说此乃'玄鸟',可有何典故?"
苏绾跪在丹墀下,心跳如鼓:"回陛下,《诗经》有云'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'。今陛下一统六合,功盖三皇五帝,此玄鸟正象征陛下承天受命,泽被苍生。"她巧妙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儒家经典结合,既迎合了嬴政的帝王心术,又 subtly 传递了自己的美学主张。
嬴政睁开眼,目光如鹰隼般锐利:"哦?你一个织室女史,竟也读过《诗经》?"
苏绾心中一凛,知道失言了。她叩首道:"罪婢曾听父亲提及只言片语,不敢妄言。"原主的父亲本是楚地儒生,这才勉强圆过。
嬴政沉吟片刻,突然道:"抬起头来。"
苏绾依言抬头,烛光下,她看到嬴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是了然:"难怪赵高说你有奇思妙想。这样吧,朕命你为尚服局丞,总领宫廷服饰改制。记住,朕要的是'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'的气象。"
"谢陛下隆恩!"苏绾心中狂喜。尚服局掌管宫廷服饰,这意味着她终于有机会将现代设计理念引入秦朝的最高权力中心。
成为尚服局丞后,苏绾立刻开始了她的"色彩革命":
1. 改良染坊:引入现代植物染的"媒染剂"概念,用明矾、皂角等物固定色素,使丝绸色彩更加鲜艳持久。她还命人绘制《染经》,详细记录各种染料的采集、炮制方法。
2. 创新纹样:将青铜器上的饕餮纹、夔龙纹抽象化,设计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"云雷纹""流水纹",同时保留其威严感。她还首创"缠枝纹",用藤蔓缠绕的形式表现生生不息的寓意。
3. 改革织机:与墨家工匠合作,改良提花织机的控制系统,使其能织出更复杂的纹样。她设计的"多综多蹑"织机,能一次性织出多层花纹,效率比传统织机提高数倍。
4. 推广棉麻:发现西域传入的棉花后,苏绾命人试种并推广棉纺技术。柔软舒适的棉布很快受到百姓欢迎,缓解了丝绸产量不足的问题。
苏绾的改革很快收到成效。当嬴政穿着新制的十二章纹冕服出席朝会时,满朝文武无不为其庄重华美的气象所震撼。那玄鸟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,仿佛真的要展翅高飞。
"陛下冕服,真乃神工鬼斧!"丞相李斯赞叹道。
嬴政捋须微笑,目光却落在阶下的苏绾身上:"此乃尚服局丞苏绾之功。"他特意赐姓"苏",以示恩宠。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。赵高看着苏绾日益受宠,眼中妒火中烧。他故意在嬴政面前进谗:"陛下,苏绾虽有巧思,但过于标新立异,恐乱了祖宗规制。"
苏绾闻言,上前一步:"中车府令此言差矣。昔年始皇帝统一度量衡、车同轨,正是为了革新图强。服饰乃国之威仪,随时代改良,正显我大秦与时俱进的气象。"
嬴政点点头:"苏绾所言甚是。赵高,你且退下吧。"
赵高脸色铁青,恨恨地退下。苏绾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赵高绝不会善罢甘休,而她的改革也触动了许多旧贵族的利益。她必须加快步伐,在咸阳宫这个波谲云诡的舞台上,为自己,也为她心中那个更美好的大秦,杀出一条血路。
第四章:墨家机关与服饰革命
咸阳城外的墨家秘坊内,炭火映红了墨灵的脸庞。她正专注地调试着一台崭新的提花织机,织机的传动装置采用了墨家特有的"连机碓"原理,由蒸汽驱动的风箱提供动力,这是苏绾结合现代纺织机械与墨家机关术的杰作。
"苏姐姐,你看这个!"墨灵举起一块刚织出的锦缎,上面的云气纹如流水般流畅,"用蒸汽动力驱动提花,果然能织出更复杂的纹样!"
苏绾接过锦缎,指尖感受着上面细腻的纹路:"还不够,"她指向织机的轴承,"这里的摩擦太大,需要用石墨润滑。还有,蒸汽的压力要控制好,否则容易损坏织针。"
墨灵恍然大悟:"原来如此!墨家的'木鸢'也需要控制气流,原理竟是相通的!"
苏绾微笑着点头。自从成为尚服局丞,她便四处寻找能工巧匠,偶然间救了被赵高追杀的墨家弟子墨灵,两人一见如故。墨灵精通机关术,苏绾则带来了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,两人合作无间,创造出许多超越时代的器物。
"对了,苏姐姐,"墨灵突然想起什么,从箱底拿出一件东西,"这是我家传的'天工针',用精铁混合记忆金属打造,据说能自行穿过最细密的丝绸。"
苏绾接过"天工针",只见针身细长,尾部有一个小巧的机关。她轻轻按下机关,针身竟微微震动,果然能轻易穿过多层丝绸。"这简直是缝纫机的雏形!"苏绾心中狂喜,"墨灵,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,打造一台'自动绣机'!"
两人立刻动手,苏绾画出设计图,墨灵则指挥墨家弟子打造零件。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努力,一台由蒸汽驱动、能自动绣出简单纹样的"天工绣机"终于诞生了。当绣机在咸阳宫的尚服局演示时,连见多识广的嬴政也不禁啧啧称奇。
"此机一出,我大秦的刺绣效率可提高十倍!"嬴政抚掌大笑,"苏绾,你真是上天赐给朕的奇才!"
苏绾趁机进言:"陛下,臣还想建立'织工署',招收民间女子学习新式纺织技术,一来可增加国库收入,二来可让黔首百姓穿上暖衣。"
嬴政欣然同意:"准奏!朕命你兼任织工署令,放手去做吧!"
苏绾的改革引起了巨大的轰动。新式织机和绣机的推广,让秦国的丝绸产量激增,质量也远超六国。精美的秦绣通过刚刚开通的丝绸之路远销西域,甚至传到了遥远的罗马帝国,为秦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。
然而,树大招风。苏绾的成功让赵高更加嫉恨,他暗中勾结旧贵族,散布谣言,说苏绾"以奇技淫巧惑乱君心",甚至污蔑她与墨家"妖言惑众"。
"苏姐姐,赵高的人在暗中调查墨家秘坊,"墨灵忧心忡忡地跑来,"他们怀疑我们私藏禁书,意图不轨。"
苏绾眼神一凛:"看来,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了。墨灵,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'时装秀'吗?我们要在咸阳宫办一场前所未有的'服饰大典',让所有人都看到新式服饰的魅力,也让赵高的阴谋不攻自破。"
墨灵眼中闪过一丝兴奋:"就是那种...让模特穿着漂亮衣服走给大家看的活动?好!我这就去准备机关布景!"
苏绾看着墨灵离去的背影,握紧了手中的"天工针"。她知道,这场服饰大典不仅是一次设计展示,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她要用自己的设计,为自己,为墨家,也为所有支持她的人,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。
第五章:咸阳秀场的光影魔术
咸阳宫的章台殿前,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事正在筹备。苏绾命人用墨家机关术搭建了一座高高的"天桥",桥面用打磨光滑的青石板铺成,两侧装饰着能转动的"灯轮"——那是她根据现代旋转舞台的原理设计的,轮上镶嵌着能反光的云母片,在烛光下能产生奇妙的光影效果。
"苏姐姐,灯轮调试好了,"墨灵兴奋地跑来,"转动起来就像天上的星辰在移动!"
苏绾点点头,目光扫过排列整齐的模特们——她们都是从尚服局和织工署挑选出来的宫女,穿着苏绾设计的各式新装。有采用"深衣连裳"制但裙摆改良为A字型的日常服,有借鉴西域胡服设计的短襦长裤,还有用新型"锦丝"织成的、轻薄如蝉翼的礼服。
"记住,"苏绾对模特们叮嘱道,"走上天桥时,要像春风拂过柳梢,轻盈而自信。目光平视,面带微笑,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大秦女子的风采。"
傍晚时分,嬴政在百官的簇拥下登上观礼台。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时,不禁龙颜大悦:"好一个'天桥'!好一个'灯轮'!苏绾,你每次都能给朕惊喜。"
赵高站在群臣之中,脸色阴沉。他本想在大典上发难,却被眼前奇幻的场景镇住,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。
随着一阵悠扬的编钟声,服饰大典正式开始。第一位模特走上天桥,她穿着苏绾设计的"玄鸟纹礼服",黑色的丝绸上用金线绣着抽象化的玄鸟纹,在转动的灯轮光影下,玄鸟仿佛真的在展翅飞翔。
"这...这纹样..."李斯惊叹道,"既有上古神韵,又不失现代美感,妙哉!"
接下来的模特们依次登场,展示着不同风格的服饰。有的采用了苏绾首创的"盘扣",有的运用了"百褶"工艺,还有的在袖口和领口处装饰了精致的"蕾丝"——那是她用细金线编织的网状花纹。
最惊艳的是压轴的"水德礼服"。模特身着一袭深蓝色长裙,裙摆上用不同深浅的丝线绣着波浪纹,当她走过灯轮下时,光影交错,仿佛真的有流水在裙摆上流淌。
"好一个'水德礼服'!"嬴政抚掌大笑,"苏绾,你不仅懂设计,更懂朕的心!"
苏绾跪地叩首:"谢陛下谬赞。臣只是想让天下人知道,我大秦不仅有金戈铁马,更有衣冠礼乐。"
就在这时,赵高突然出列:"陛下,苏绾此等奇装异服,违背祖制,恐非吉兆!"
苏绾从容起身,面对赵高:"中车府令此言差矣。祖制为何?祖制便是不断创新。昔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方有赵国之强;今我大秦革新服饰,正显开放包容之姿。再说,"她话锋一转,"这些服饰不仅美观,更有实用之处。比如这短襦长裤,便比深衣更适合劳作和行军。"
嬴政点点头:"苏绾说得对。服饰之美,不仅在表,更在其用。从今往后,朝廷服饰可依苏绾之设计改良,民间亦听其便。"
赵高脸色惨白,再也说不出话来。苏绾的服饰大典大获成功,不仅巩固了她在嬴政心中的地位,也让新式服饰迅速风靡全国。人们不再以穿着"奇装异服"为耻,反而以能穿上苏绾设计的服饰为荣。
然而,苏绾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。她知道,赵高绝不会就此罢休,而她的改革也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。她必须加快步伐,将现代设计理念更深地植入这个时代,为自己,也为大秦,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。
第六章:丝路花雨与权谋暗涌
长安街上的"秦绣坊"内,苏绾正在指导工匠们绘制新的纹样。突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,墨灵气喘吁吁地跑进来:"苏姐姐,不好了!西域商队在河西走廊被马贼劫了,我们运往西域的秦绣和新式织机都被抢走了!"
苏绾手中的画笔"啪嗒"一声掉在地上:"什么?这可是我们打开西域市场的关键!"她立刻意识到,这绝非普通的马贼劫掠,背后一定有黑手。
"我已经派墨家弟子去查了,"墨灵递给她一张纸条,"这是弟子在现场找到的一枚铜扣,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。"
苏绾接过铜扣,只见上面刻着一只扭曲的玄蛇——正是赵高的标志!"果然是他!"苏绾眼中闪过一丝冷冽,"他这是要断我的财路,毁我的名声!"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马蹄声。苏绾透过窗户,看到一队甲士簇拥着赵成疾驰而过,赵成手中挥舞着一面西域风格的锦旗,正是商队用来辨识的标志。
"墨灵,"苏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"你说,我们能不能来个将计就计?"
三日后,咸阳宫的议政殿内,赵高正在向嬴政禀报"马贼劫掠"之事,请求增兵河西走廊。
"陛下,"赵高痛心疾首地说,"苏大人运往西域的物资被劫,不仅损失惨重,更让我大秦颜面扫地!臣以为,必须严惩马贼,加强边防。"
苏绾出列,不卑不亢:"中车府令此言有理。不过,臣有一计,不仅能追回物资,还能借此打开西域市场,扬我大秦国威。"
嬴政饶有兴致地看着她:"哦?苏爱卿有何良策?"
"臣请陛下恩准,"苏绾朗声道,"由臣组建一支'丝路使团',亲自前往西域。我们不仅要追回被劫的物资,还要举办一场'大秦服饰文化展',让西域诸国见识我大秦的衣冠之美、工艺之精。"
赵高立刻反对:"陛下,万万不可!西域路途艰险,苏大人乃千金之躯,岂能涉险?"
"正因为路途艰险,才更需要有人前往,"苏绾直视赵高,"难道中车府令认为,我大秦无人敢去西域吗?"
嬴政沉吟片刻,最终拍板:"好!朕准了!苏爱卿,朕命你为丝路特使,全权负责西域事务。赵高,你协助苏爱卿筹备使团。"
赵高脸色铁青,却不得不领命。他知道,苏绾这是在将他的军,若他从中作梗,便是公然阻挠大秦的西域开拓。
苏绾的丝路使团很快组建完毕,除了尚服局和织工署的工匠,还有墨灵率领的墨家弟子。他们携带了大量精美的秦绣、新式织机,以及苏绾设计的"移动展架"——那是用墨家机关术制作的可折叠展台,能在西域快速搭建起一个小型的"秦绣博物馆"。
使团一路西行,果然在西域诸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。苏绾的"移动展架"和"服饰表演"让西域人惊叹不已,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服饰和神奇的织机。苏绾趁机与西域各国签订了通商条约,大秦的丝绸和织机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,换回了香料、宝石和良种马匹。
然而,赵高的阴谋并未停止。当使团行至大宛国时,突然传来消息:赵高派来的使者正在散布谣言,说苏绾擅权跋扈,意图勾结西域诸国谋反。
"苏姐姐,我们该怎么办?"墨灵焦急地问。
苏绾眼中闪过一丝冷静:"别急。既然他们要玩权谋,那我们就陪他们玩一场大的。"她拿出一张设计图,"墨灵,你看这个...我们可以在大宛举办一场前所未有的'丝路时装周',邀请西域各国的王公贵族参加,让他们亲眼看到大秦的实力和诚意。"
墨灵眼前一亮:"好主意!我这就去准备机关布景和灯光!"
苏绾看着墨灵离去的背影,握紧了手中的铜扣。她知道,这场丝路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,更是一场与赵高的终极对决。她要用自己的设计和智慧,在这遥远的西域,为自己,也为大秦,赢得最终的胜利。
第七章:绣针为刃与权倾朝野
大宛国的王庭广场上,一场震撼西域的"丝路时装周"正在举行。苏绾设计的"西域融合系列"服饰惊艳亮相,模特们穿着融合了大秦织绣工艺与西域元素的服装,在墨家机关打造的"星光舞台"上款款而行。当最后一位模特身着用大宛汗血宝马的鬃毛编织而成的"天马礼服"出场时,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
"太不可思议了!"大宛国王捧着苏绾赠送的"云锦",眼中满是惊叹,"大秦的服饰之美,真是冠绝天下!"
苏绾趁机呈上通商条约:"大王,我大秦愿与大宛结为兄弟之邦,互通有无,共图发展。"
大宛国王毫不犹豫地签下了条约。消息传来,西域诸国纷纷效仿,与大秦建立了友好的通商关系。赵高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,他派来的使者反而成了笑柄。
然而,就在苏绾准备凯旋回朝时,一封来自咸阳的急报让她如坠冰窟:"陛下病重,赵高趁机软禁公子扶苏,意图篡位!"
"不好!"苏绾脸色煞白,"我们必须立刻回去!"
墨灵立刻调动墨家弟子:"苏姐姐,我已经准备好了'缩地舆图',我们可以用墨家的机关马车,五日之内赶回咸阳!"
苏绾点点头,心中却思绪万千。她知道,一场决定大秦命运的决战即将来临。
五日后,苏绾一行果然如期抵达咸阳城外。只见城门紧闭,戒备森严,显然已经落入赵高手中。
"苏姐姐,怎么办?"墨灵看着紧闭的城门,忧心忡忡。
苏绾眼中闪过一丝坚定:"我们从密道进城。"她拿出一张地图,"这是我之前让墨家弟子绘制的咸阳城防图,上面标有几条废弃的排水渠,可以通到尚服局。"
一行人顺着排水渠潜入城中,果然来到了尚服局的后院。刚一落地,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迎了上来——正是公子扶苏!
"苏爱卿,你终于回来了!"扶苏眼中闪过一丝激动,"父皇病重,赵高假传圣旨,将我软禁在府中,是墨灵姑娘救了我。"
苏绾这才放下心来:"公子无恙就好。陛下现在何处?"
"被赵高软禁在甘泉宫,"扶苏眼中闪过一丝愤怒,"赵高伪造了遗诏,准备立胡亥为帝。"
苏绾眼中寒光一闪:"看来,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了。公子,你可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'时装秀'的力量?这次,我们要在咸阳宫上演一场最大的'时装秀',让赵高的阴谋大白于天下。"
扶苏一愣:"时装秀?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?"
"正是时候,"苏绾坚定地说,"赵高之所以敢篡位,是因为他控制了陛下和朝政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让天下人知道真相。我已经让墨灵去联络忠于大秦的官员和将领,我们要在赵高举行'登基大典'的那天,给他来个措手不及。"
三日后,赵高果然在咸阳宫举行"登基大典",准备拥立胡亥为帝。当他身着"偷来"的十二章纹冕服,得意洋洋地走上朝堂时,突然发现殿内的官员和将领们都穿着统一的"明黄色官服",那是苏绾设计的、象征光明和正义的颜色。
"你们...你们这是何意?"赵高色厉内荏地喊道。
苏绾从百官中走出,身着一袭象征天授皇权的"玄鸟礼服",手中高举着嬴政的真遗诏:"赵高!你矫诏篡位,罪该万死!这是陛下的真遗诏,立公子扶苏为帝!"
赵高定睛一看,只见遗诏上的玉玺和笔迹都千真万确,顿时慌了手脚:"不...不可能!这是假的!"
"是不是假的,问问在场的各位就知道了,"苏绾转向百官,"各位大人,你们是愿意追随赵高这样的奸贼,还是愿意辅佐贤明的扶苏公子,共创大秦盛世?"
"我们愿意追随扶苏公子!"百官异口同声地喊道。
赵高见大势已去,妄图拔剑自刎,却被早已埋伏好的墨灵用机关网擒获。
扶苏上前一步,大声宣告:"奉父皇遗诏,朕即日起继位为帝!"
朝堂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苏绾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中百感交集。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,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也改变了大秦的命运。
第八章:秦妆永流传与红妆封禅
扶苏继位后,是为秦二世(注:此为架空历史,与真实历史不同)。他任命苏绾为大秦女相,总领朝政。苏绾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,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智慧,开始了对大秦帝国的全面改造:
1. 服饰改革:正式颁布《服制令》,将苏绾设计的新式服饰推广到全国,同时保留传统服饰的精髓,形成了兼具美观和实用的"秦式新服"。
2. 工业革新:扩大织工署的规模,建立多个官营纺织厂,大量生产新式织机和精美的秦绣,将纺织业打造成大秦的支柱产业。
3. 文化输出:设立"丝路署",专门负责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,让大秦的服饰文化远播海外。
4. 人才培养:建立"天工学院",培养掌握新式纺织技术和设计理念的专业人才,为大秦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在苏绾的治理下,大秦帝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。街道上,人们穿着美观舒适的"秦式新服"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;作坊里,新式织机日夜运转,生产出精美的丝绸和棉布;市场上,来自西域的商人与大秦的工匠们讨价还价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一日,苏绾来到天工学院,看到学生们正在绘制新的服饰纹样,心中充满了欣慰。
"老师,"一个学生跑过来,"您看我设计的'山海纹'怎么样?"
苏绾接过设计图,只见上面用流畅的线条描绘着山峦和海洋,既有传统纹样的神韵,又有现代设计的美感。"很好,"苏绾微笑着说,"不过这里的山海过渡可以再自然一些,就像这样..."她拿起画笔,亲自示范。
就在这时,扶苏走了进来,看到这一幕,笑着说:"绾,又在指导学生了?"
苏绾点点头,放下画笔:"看到他们,就像看到了大秦的未来。"
扶苏握住苏绾的手,眼中充满了爱意和感激:"绾,谢谢你。是你让大秦变得如此美好。"
苏绾回握住他的手,心中充满了温暖。她想起了穿越前的自己,那个在巴黎时装周上追逐梦想的设计师。谁能想到,一场意外的穿越,竟让她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,实现了更大的梦想。
几年后,在泰山之巅,一场盛大的封禅大典正在举行。扶苏身着苏绾设计的十二章纹冕服,而苏绾则穿着一身象征天地人三才的"乾坤礼服",陪同扶苏一起接受上天的祝福。
"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"扶苏的声音在泰山之巅回荡,"女相苏绾,以设计之才,革新之智,辅佐朕治理天下,功高盖世。今特封苏绾为'安邦神姬',允许其开府建牙,子孙世袭。"
山脚下,无数百姓跪地叩首,他们身上穿着的,正是苏绾设计的"秦式新服"。苏绾站在泰山之巅,望着辽阔的大秦疆土,心中感慨万千。她用一支绣针,改写了自己的命运,也改写了一个帝国的命运。
夕阳西下,苏绾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。她知道,自己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大秦的历史上,成为一段关于红妆、设计与逆袭的传奇。而她所带来的"秦妆"文化,也将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,永远流传下去。
(全书完)
更新时间:2025-07-07 07:37:25